当前位置 : 详细内容

临泉县景点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05-11  浏览:11616


临泉魔幻之都文化旅游景区


临泉魔幻之都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临泉魔幻之都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在临泉县县城西北角泉河与流鞍河交汇处,是一个由八大主题园区、三大主题酒店、一台大型封神魔幻演出共筑的旅游盛宴。

项目主要包括沈子国遗址公园、中国魔幻之都•封神演义主题乐园、湿地公园三部分,是一座集文化、民俗、商业、养生、宗教等功能为一体,兼具休闲、娱乐、康体、文演、美食等业态的综合性,全年全季节运营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中国魔幻之都•封神演义主题景区项目,依托临泉县深厚的商周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姜尚故里品牌内涵,结合经典神话名着《封神演义》,充分利用泉河、流鞍河等自然资源,古沈子国遗址、千年古银杏、老丘堆等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当地传统小吃、杂技等民俗文化打造的中国首个封神主题文化景区,是临泉县深化老城区改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项目。


木一博览园


木一博览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安徽木一博览园位于临泉县姜寨镇杨楼,是广东屹清集团旗下的苗木养护基地,总规划面积5800亩,目前占地面积2500亩,总投资5.8亿元。园区内大片的苗木林风景如画,给予游客“以树寄情”的网络消费新模式,是积极创建“旅游+体育”新型旅游形式的综合性园林景区。


岗上遗址


岗上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岗上遗址位于阜阳市临泉县,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汉。

遗址位于村东里许隆起的高地上,当地群众呼其地曰“桃行”,其余部紧靠郭河,水自南向北折向西流淌。岗上遗址与徐时村遗址(其地现属山亭区)隔河相望,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从河岸西侧的断崖上观察,土层中暴露出大量灰层堆积,并夹杂着许多红烧土粒,人骨、兽骨、陶器残片等。“文革”中,遗址遭受严重破坏,在中心部开掘了一条东西向水渠,破土时,发现了许多完整的人骨、陶器、石器、骨器、玉器、松绿石等文物,其中一件人面纹玉饰特别精致,其长3cm,宽3.6cm,用阳线刻划人面轮廓和椭圆形眼眶,眶内刻短线表示眼睛,三角形鼻,口用短横线表示,人面神情含蓄恬静,具有明显的宗教意义。这件人面纹玉饰,不仅为研究史前雕刻艺术,同时也为探索东夷部族的原始宗教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在这个发掘过程中,历时半月,共清理墓葬八座,灰坑一个,开凿探沟一条,获得文物、标本百余件。根据发掘资料分析,此处遗址的年代,最早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并含有龙山、商周等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堆积,在遗址中采集的含炭标本,经放射同位素炭14测定,其年代距今6000~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约2000年。

岗上遗址经考古专家的发掘、研究,其社会关系是母系氏族社会转至父系氏族社会的阶段,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是婚姻关系,它已由族外群婚发展到对偶婚,也就是一个男子和女子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不稳定地共同-。对偶婚的出现,促使了母权制的瓦解,父权制的产生。父系制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为此时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均有很大的发展,男子在生产中占居了主导地位,妇女则被排挤到次要的地位。男子凭借经济上的优势,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大量财富集中到男子手中,血统按父系计算。

岗上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仍占主要地位,农具较前有了很大进步,农作物的种类也有了增加;畜牧业相当发达,饲养的动物种类和数量增多;手工业已成为独立的部门,制陶技术使用了轮制;陶器有夹砂陶和泥制陶两种,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除了红陶外,还有灰陶、黑陶、白陶等,素面陶较多,大部分经过打磨。陶器装饰的显著特点是出现镂孔,这种技法主要见于豆和高柄杯。从征集的骨针和陶纺轮可以看出,原始手工业已有了发展,使用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缝制衣着已成为可能。

岗上遗址上迄北辛文化,活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延续至龙山文化,直至到阶级社会,延续2000多年。它对研究滕州原始社会的晚期诸文化发展序列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研究价值。

2019年,岗上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岗上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老家祠堂


张老家祠堂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老家祠堂位于阜阳市临泉县谭棚镇,年代为明清。

谭棚张老家原籍山东,始迁祖妣张大公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5年)从山东枣林庄迁徙颍西七十里泉南润北之地(今张老家)。张大公定居张老家后,长子张兴生子张表,张表生子张守文,张守文生四子:长子张珙、次子张琦、三子张玠、四子张珮。此后,四门家族繁衍生息至今。如今,谭棚张老家人分布于临泉谭棚镇、高塘乡、杨桥镇及颍州区马寨乡等地,近10万人口都是这四门家族的分支流派。

为追祖德宗功,不忘传统,传承诗书传家、尊师重教的家风,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明贡生张表投资兴建了张氏祠堂。随后,祠堂历经数百年,出现了部分损坏。清嘉庆八年(1803年),张家第十四世孙张湘,曾任灵璧县儒学正和池州教谕,对祠堂进行重修。至今,形成了目前张老家祠堂的样子。

2012年,张老家祠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保护面积为祠堂占地,面积600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各15米,南5米,北8米。


魏野畴烈士陵园


魏野畴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魏野畴烈士陵园建于1986年,位于临泉县老集镇,陵园由墓区、绿化区、三角园塑像区、陵园广场四部分组成,总占地5860平方米。魏野畴,陕西兴平人,1898年生,1921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大学,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创办了进步书刊《秦钟》杂志,编著了《中国近世史》,翻译了《美国史》。1923年经革命先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长,同年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1927年应邀来皖北杨虎城将军部队,任该军政治部主任兼三民军官学校教官、中共皖北特委书记。1928年4月,组织和发动了著名的皖北“四·九”起义,因起义失败,在率部突围途经临泉老集时惨遭当地土匪杀害,年仅31岁。26年来,魏野畴烈士陵园采用报告会、座谈会、清明节扫墓大会、重大节日入团入党宣誓等形式,用魏野畴精神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取得良好效果,接待解放军官兵、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300多万人次,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300多场次。


育才阁


育才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育才阁在长官集中心的涎河南岸。是革命烈士张蕴华于1929年任长官小学校长时所建。当时,他组织有学生会、穷人会、夜校等,提出“扒庙宇,打神像,兴学堂”的口号,带领学生、教师和穷人先后扒掉7座庙宇,又扒掉自家的3间瓦房,并勒令当地土豪劣绅献粮献款。建成育才阁后,他在大门上写一副对联:“竖起两根硬骨头;誓与土劣拼死命”。在二门上写一副对联:“有什么思想说什么话;做一番事业尽一番心。”育才阁有上、中、下三层,共16间。第一、二层为教室,第三层仅一间,仿意大利式建筑。从整体看,既美观而又严整,既朴实而又和谐。


费子街遗址


费子街遗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费子街遗址位于阜阳市临泉县涎河汇入泉河西岸的杨桥集费子街村,年代为新石器—汉。

高出河床3米,长300米,宽150米,周围环水,中间有河流冲击形成的一条大沟。在这里采集有石锛、陶网坠、陶纺轮等古代文物。属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的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费无极的故居,总面积36000平方米,是新石器时期至汉代的古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对于研究地方历史等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2012年,费子街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北纬33°00'36.0"-33°01'01.7",东经115°22'30.1"-115°22'53.9"间范围,面积310000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遗址一周向外20米。


刘邓大军会合纪念碑


刘邓大军会合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刘邓大军会合纪念碑在韦寨中学校园内。1947年8月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的序幕。在大别山实施战略再展开期间,-司令员率领的后方指挥所于12月转出大别山,来到临泉的韩老家。1948年2月24日,-政委率领的前方指挥所自大别山转出,来到韦寨,与-率领后方指挥所在分别75天后胜利会合。1991年县政府拔款的此立碑纪念。


长官集清真寺


长官集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长官清真寺在长官集南首。建于明代万历(1573)年间,已有420余年历史,当时作为长官店回民礼拜场所。大门楼悬挂一横匾,-“古清真寺”;二门楼横匾“率由理门”;北讲堂匾额“主敬存诚”;大殿明柱上有对联:“认真主无影形凭万物作证;参造化非高远唯一理在心”1983年县政府拨专款又重修了大殿6间,南讲堂6间,北讲堂5间及大门楼和二门楼,使清真寺面貌焕然一新。


柳家花园


安徽省名优农产品企业——柳家花园正申报两项有关荷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荷花盆栽数量16万盆世界第一;荷花品种数量980种世界第一。笔者慕名来到临泉县柳家花园,时近中午,暑热难当,当见到那一眼看不到边,万紫千红,形形色色的盆栽荷花时,倍觉豪爽和芳香。


鮦阳郡城址


鮦阳郡城址为阜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鮦阳郡城址位于临泉县鮦城镇。

【鮦阳】(zhòu—)古县名。汉置。因在鲖水之阳得名。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西北鮦城。东晋、北齐时曾废,旋复置,唐贞观初废。东汉末黄巾起义军曾与鲍鸿军大战于县境西南的葛陂。


王新庄遗址


王新庄遗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新庄遗址位于阜阳市临泉县杨桥镇郭沟行政村王新庄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2019年,王新庄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宫庄遗址


宫庄遗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宫庄遗址位于阜阳市临泉县吕寨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2019年,宫庄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临泉县政府旧址


民国临泉县政府旧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临泉县政府旧址位于阜阳市临泉县,年代为民国。

2019年,民国临泉县政府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子国遗址


沈子国遗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沈子国遗址位于阜阳市临泉县,年代为春秋—宋元。

又称沈丘古城·城址三面环河,北靠泉河,东南两面靠流鞍河,西边有护城河,南边与老邱堆遗址接河相连·城址呈长方形高台地,城址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15万平方米.四周城垣依稀可见,夯土筑成,残高1~2米,四角城堡残高2米多.城址内分两部分,北部为古城村,南部为白果树村.古城址内,部分开为耕地,群众打井至3米深以下仍是文化层.地表遗物较多,有鬲足,鼎足,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片等.更多的是砖瓦残片和古钱币(楚国蚁鼻钱,郢爰).近年来征集有弧底绳纹陶罐,陶壶以及铜剑,铜矛,铜戈,古钱币等.在城外西北2公里的周楼村北泉河南岸,1985年以来群众取土烧砖,发现商代墓群.墓地东西宽150米,南北长300米,占地约4.5万平方米.先后发掘10余座土坑墓.收集文物有:陶簋,铜爵,铜觚,铜戈,铜矛,玉璜,玉斧,玉钺,玉锛.古城址西300米的张楼村砖瓦厂为战国墓群,面积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占地12万平方米.征集文物有:战国印文陶罐,陶壶,青铜剑等.城址东西流鞍河东岸有战国墓群,一直分布至临泉县内.群众取土建房,挖地基等施工0-土很多文物,征集的有:龟裂纹青铜剑,楚式鼎,女侍陶俑,陶鹤,陶鼎等战33国珍贵文物.城址南1公里曾庄村,于庄村周围是汉墓群,在生产建设中,征集的出土文物有:"永元四年造"错金铭文铜洗,青铜砚滴,汉印子母.据史书和方志记载,该城春秋时期为沈子国.《左传》记载"鲁文公三年(公元前624年)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以其服于楚也.沈溃"."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沈人不会于召陵,晋人使蔡伐之.夏,蔡灭沈.秋,楚为沈故,围蔡".沈亡于蔡,蔡亡于楚,秦设寝县,西汉时改为浸县.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改浸县为固始县,到隋开皇三年(583年)置沈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入汝阴(今阜阳县)县.神龙二年(706年)分汝阴设沈丘县,历经五代,宋,金,元均属颍州.明初废沈丘县入颍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为府,下设阜阳县,沈丘为阜阳西乡之地.民国24年(1935年)在阜阳县西60华里以外另建县,县城设沈丘镇,因镇北临泉河,故名临泉县.1982年3月临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沈子国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北纬33°04′07.9″—33°04′32.5″,东径115°14′01.3″—115°14′22.3″间范围,面积414000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城址一周向外20米。